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甘绍宁等介绍知识产权助力精准扶贫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甘绍宁表示,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专利技术强农、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探索出将知识产权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相融合、共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发挥信息优势,助推专利技术强农。首先,注重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次,发挥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
二是发挥制度优势,推进商标品牌富农、地理标志兴农。结合农业产业的特点,综合运用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等知识产权工作,指导各地切实推进“培育一个品牌,做强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取得积极成效。
在审查保护方面,截至今年10月底,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85个,累计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935件,核准专用标志使用企业9224家,建设24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涵盖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三区三州”。
在推广运用方面,2019年以来,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四省藏区等贫困地区开展实施21个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目前已累计直接投入引导资金逾1000万元,覆盖17个中西部省份的43个国家级贫困县,涉及大同黄花等32件地理标志。当地政府已配套投入超过1.2亿元,涉及地理标志产业产值逾210亿元,相关产品加工、商业物流、旅游业等产值40亿元,有效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带动从业贫困人口超过60万人。
三是发挥产业优势,助力定点帮扶区县脱贫摘帽。湖南桑植和河北崇礼分别于1994年和2007年成为知识产权局的定点扶贫区县。两地通过保护和运用“桑植白茶”“崇礼蚕豆”等地理标志,扶持壮大产业,形成“专业合作社+品牌+产业+贫困户”等产销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创收,以“造血式”扶贫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目前,崇礼、桑植已先后于2018年和2019年实现脱贫摘帽,双双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甘绍宁介绍,多年来,知识产权助力精准扶贫的探索和实践,不仅能在工业领域、大城市、工业品牌中发挥作用,而且也能在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打造出区域特色品牌,壮大产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把“金钥匙”。(来源:新京报)
如果喜欢一品知识产权的文章,可以关注一品知识产权中国商标网商标查询网,更多精彩的资讯等着您!